四号坑表面出土金器。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号:sanxingdui1997)
在对外公布的现场画面中,搭建在祭祀坑之上的玻璃方舱“科技范儿”十足,那便是为这次发掘工作量身定制的“考古现场综合发掘平台”。
这个玻璃方舱,就是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多项“黑科技”首次在国内考古领域得到运用。
3月25日上午,在位于南岸区的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之声记者见到了头天刚从三星堆遗址归来的工程师张磊。
作为三星堆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文保装备部技术组长,他在本次考古发掘启动之初,就驻扎在遗址现场。张磊笑着告诉记者:
首先出现的就是象牙,心情很激动啊,做的这一个项目可以应用到这样一个重大的考古发掘实践当中。”
五号坑出土象牙雕。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号:sanxingdui1997)
沉睡地下数千年的金箔、象牙、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就如初生的婴儿般脆弱。如何“一站式”解决文物出土现场的温湿度控制、发掘后的应急保护、精准数据采集等,是摆在张磊等技术人员面前的重大考验。
四号坑表面出土金器。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号:sanxingdui1997)
经过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数月的联合科研攻关,搭载了小型变频环境控制管理系统等“黑科技”的“玻璃方舱”横空出世。
当时做了前期数据采集,确认了地下的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温度控制应该是18-20℃左右。因此,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个方舱必须要保证这个环境和温度和湿度的一个稳定。我们也增加了新风设备,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较长时间呆在里面。”
张磊介绍,这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埋藏有众多文物,发掘过程“保护”先行,方舱内为此设计了可移动的吊装工作平台。
到它堆叠的方式——第1层是很细小的文物,第2层是青铜器,第3层就是象牙,象牙堆叠起来密密麻麻完全没办法下脚。所以这次我们设计首先考虑就是人员的调运,就是人不用下到坑底部进行清理和发掘。
二号发掘舱及工作场景。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号:sanxingdui1997)
张磊介绍,对象牙文物进行科学保护是世界难题,这次他们自主研发的充氮保护箱派上了大用场。
记者看到,这种保护箱通体墨绿色,内部覆盖有特殊的银色保护膜,装配有充氮和传感装置,箱体长1.9米、宽0.6米、高0.5米。
箱将象牙保存到与地底环境一致,也就是一个低氧恒湿的状态,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象牙水分流失导致裂化。”
在发掘现场,8台800万星光级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同步“上线“,实时传输、留存高精度的考古视频资料,随时远程跟踪发掘人员的动作,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专家开展远程会诊。
更具科技感的是,通过这一些摄像头,考古人员可实现对发掘的每一个土壤层面进行多光谱、高光谱的3D数据采集,形成一个数字化的土层堆积的数据库。
做最大的好处是发掘时只要有一点文物冒头,我们通过光谱扫描就不难得知土层下面会埋藏有啥东西。”
现场保护实验室显微观察出土文物。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号:sanxingdui1997)
除了“玻璃方舱”,整个考古现场综合发掘平台还搭建有现场考古实验室、文物修复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被中国考古学会专家称赞为“构建了考古发掘现场预防性保护的新模式”。
早在201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就联合国家文物局推出“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在此背景下,为三星堆遗址量身定做的考古现场综合发掘平台,是首次在国内考古发掘领域运用。
从文物出土之前环境的营造,到现场的应急保护,到后续回到科研机构以后的研究分析,做了全链条打通。之后会继续打磨自己的产品,在国内更多的考古单位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