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开云全站app_全站登录网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17318037685
联系我们

开云全站app_全站登录网址

曾经理:17318037685

Q Q:3538504606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楼村社区红银路46号C栋202

新闻多一度丨北方多地或迎今年首个30℃+防暑防晒指南快收藏

产品详情


  夏天即将拉开帷幕,本周暖热区域逐步扩大,“北方多地最高温将接近35℃”冲上热搜。未来天气如何?小伙伴们怎样防暑防晒?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有何区别?一文速览。

  今天南方一轮大范围强降雨终于结束,这宣告了4月中旬以来南方多轮密集强降雨过程的落幕。

  但还有些分散降雨。明后两天,西南地区东部到江南南部、华南中北部降雨将再度发展增多,不过这轮降雨整体强度不大、维持的时间短,大部地区以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为主。

  总之,11日之前,南方地区雨频繁,不过整体强度减弱,不会像之前那样出现成片暴雨、大暴雨区域。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广西、广东等地土壤饱和,仍需警惕地质灾害的滞后性,避免前往山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远离河道、山边等危险地带。

  雨水退场,意味着天气平静期到来,该轮到气温的“主场”了。本周,随着高空暖脊自西北地区上空逐渐东移,北方暖热天气又将快速地发展增多。

  7日至10日,暖热区域逐步扩大。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将有更多地方最高气温会达到30℃上下,并创下今年以来气温新高,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甚至有可能接近或达到35℃。大城市中,北京、天津、兰州、银川,都有望迎来当地今年首个30℃+。9日至10日,东北多地最高气温也会重新再回到25℃以上。

  不过,10日前后还有冷空气活动,届时北方的气温还会再起波动,入夏进程可能会出现波折。而在南方,随着雨水消停,气温也将快速回升到常年同期正常水平。详情

  本周京城天气的舞台开始交给晴朗派,看这太阳的“活力值”,气温是“收”不住的,天气画风主打一个热字,最高气温经常冲至三字头。但早晚微凉,早出晚归别太贪凉。

  天气也不都是一成不变,明天午后到傍晚西部山区有雷阵雨,10日白天西部北部还将有雷阵雨天气,局地对流较强,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预计从5月7日至15日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28~30℃,最冷气温14~19℃。

  若需外出活动,尽可能的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注意防晒;在阴凉处活动;减少体力消耗。

  准备防暑降温药品;注意调节饮食;关注体温变化;关注不适症状;症状严重即刻就医。若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谵妄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或呼叫救护车,同时在阴凉处休息,将降温用品放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进行降温。

  重点人群在做好一般人群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还应该要依据下述措施建议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及时补充水分;减少运动;适当补充电解质;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保持凉爽;合理的安排户外作业时间;预防职业性中暑;定期健康体检。

  说起防晒,涂抹防晒霜是大多数人的首选。但当皮肤敏感、长痘或不想涂防晒霜时,还有哪些防晒“绝招”?

  ☑太阳伞:尺寸越大越能遮挡散射光;选择密织且不透光的布料,有涂层更佳;内里选择黑色,较少将地面反射上来的紫外线再反射到脸部。

  ☑遮阳帽:帽檐宽度越大越好,最优选择可以防护四周、布料透气但不透光的帽子。

  ☑墨镜:墨镜的防晒性能主要根据其防晒涂层或镜片中的材料,镜片以深色为宜,选择吊牌上有防UVA(长波紫外线)和UVB(中波紫外线)标志的墨镜。

  ☑防晒衣和防晒口罩:在选购时,最好以吊牌上的UPF值(紫外线防护系数)作为评判依据。当UPF值40,且UVA的透过率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照射产品”。

  ☑紫外线再强也不能穿透建筑墙体。待在背阴处、室内或者隔一层玻璃的地方,能有很大成效避免60%以上的紫外线损伤。此外,尽可能的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户外活动。

  ☑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时,还应注意避开摄入光感类食物,如无花果、芹菜、香菜、柠檬、土豆、橘子等,预防产生光敏反应。

  紫外线强烈时,防晒工作做得不到位,不仅会被晒黑,还有晒伤风险。这份不同场景防晒指南,助你远离紫外线伤害。

  1.最好选用SPF50的高倍数防晒霜,在出门前20分钟抹好,并注意全方位涂抹。

  1.选择公共交通通勤也有晒黑风险,使用SPF在20~30之间的低倍数防晒霜即可。

  2.若骑车通勤,遮阳帽、墨镜可防止阳光刺眼阻碍视线,魔术头巾可保护脖子等部位被晒黑。

  立夏已过,预示着盛夏时节将至,对于广大劳动者特别是户外劳动者而言,夏天将增加一项收入——高温津贴。高温津贴是企业为保障劳动者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劳动者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下作业额外的劳动消耗给予的津贴。哪些人可以领?它与防暑降温费有何区别?一起来了解!

  资料来源:健康中国、人民日报、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新京报、气象北京、陕西天气、成都人社局、广东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