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园(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内的江宁布政使司署,将迎来15年来的首次揭顶大修。修缮为期3个月,预计年底能重新布展,明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对公众重新开放。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江宁布政使司署修缮期间,瞻园不闭馆。除了正在修缮的部分无法参观外,其余景点正常开放。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吴瞻透露,未来的瞻园,将全景式呈现“金陵第一园”的600年过往。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瞻园号称“金陵第一园”,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从南面大门进去,就是瞻园的中轴线。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看出,中轴线上的老宅前放着“施工,请绕道参观”的牌子,观众可以从边门进园参观。
“瞻园有600年的历史,从1645年开始,这里作为江宁布政使司署使用,陆续有147位布政使在此办公。”吴瞻说,这次围挡起来的部分,正是当年的江宁布政使司署。清同治年间,时任布政使对司署进行了大修缮,从那时至今已有150年。1999年-2000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把前三进建筑进行了揭顶大修,并布置了太平天国基本陈列展。
15年来,因为有展陈,一直不敢修缮,哪怕是小动作都不敢。吴瞻说,从表面看不出来这座建筑的伤情,但实际上,每当下雨,外面下雨,里面也下雨。这次修缮,就是把屋顶上的瓦片揭开,看哪根木椽坏了,进行替换,“这是开放15年来,首次揭顶大修。”吴瞻说,这次修缮,需要3个月时间。
江宁布政使司署旧址内此前展出的是《天国春秋》,讲述150年前太平天国的军事、经济、艺术、对外关系和历史影响。展览荣获“2000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
如今,江宁布政使司署揭顶大修,老宅内原有的文物不得不撤离,有的文物回到了库房修整,有的则被搬到了临时展厅。
洪秀全铜像、太平天国兵器、太平天国时期的蟒袍……在临时展厅内,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从老展厅内搬来的文物,有的散落在展厅正中,有的已经在展柜中。“现在,司署内的文物已经全部撤离了。”吴瞻说,基本陈列展《天国春秋》中的精华部分全都搬到了临时展厅,观众可以到这里参观。
“从现在起,一直到明年‘司署’再次重新对公众开放,这个临时展厅都是《天国春秋》展。”吴瞻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尽管司署外面很亮堂,但靠窗户的一排,全被展板遮挡,里面黑黢黢的。“这是1999年布展的时候,根据当时的博物馆需求来做改造的。从外面看是清代老建筑,但是进去,就非常现代化。”吴瞻说。
如今再来看当年的展陈手段,总有点不谐调的感觉。所以,这次修缮,不仅老宅本身的“病症”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当年布展设置的吊顶、隔板等也要全部去掉,恢复到150年前的老样子。“将来在展厅内,能够正常的看到老宅的望砖、木椽,外面的自然光从高大的格扇窗透进来,会给人不一样的体验。”为确保文物的安全,未来展厅内的灯光、展柜都会进行特殊布置。“馆藏文物大多是纸绢类,对环境要求高,将来展柜会设置成恒温恒湿的。”
现在,布政使司署的北门被封,隔断了观众的参观线路。而将来,这扇门会再次打开,观众可以沿着中轴线参观。不仅有太平天国历史展,还有徐达生平、江宁布政使展,一座园子的600年历史,沿着中轴线展厅一路参观,就全收囊中了。
未来,江宁布政使司署依然是太平天国历史基本陈列展的展厅。吴瞻说,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史学界褒贬不一,所以,展览不去做历史评价,只用展品来说线多件套一级藏品,从目前的展陈设计来看,未来展厅内一共会展出400多件太平天国时期的文物,基本都是原件。
展览有些什么看点呢?吴瞻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展厅中会展出两件“合挥”,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其中一张“合挥”上面写着李大明24岁,柴大妹17岁;另一张上面写着翟合义16岁,祝大妹15岁……“李大明和翟合义都是当时的太平军,从合挥能够准确的看出当时太平军管辖的范围,只要是结婚,都要领取合挥才行。”吴瞻说,这能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结婚证”了。
在临时展厅中,有两个复制的太平天国大炮,而在将来的展览中,会展出实打实的太平天国大炮,不仅展出太平军的大炮,还会展出当时清军的大炮、外国的洋炮。
还记得赵雅芝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吗?剧中的很多场景,都是从瞻园取景的。观众走在瞻园里,会觉得里面的园林很美,但不知道园林景观背后的故事。
“借助这次修缮,我们对整个瞻园的文物景点也会做全面梳理。瞻园的每一景,都有自己的历史传承,但目前缺少相关介绍。”吴瞻说,未来,不仅有可移动文物展览,园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还将进行活态展示。比如:静妙堂、南山、北山,这些都是不可移动文物,会设置相应的文物说明牌。同时,设置语音导览,观众下个APP,就可以跟着手机游览了。
在一处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前,细长的瀑布沿着假山流进“湖”里,一些年轻观众在这里嬉戏拍照。吴瞻说,这就是瞻园的南山。“来玩的观众都不知道南山的来历。其实,南山是上世纪50年代,著名建筑大师刘敦桢根据古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让工人垒砌出来的。”当年,刘敦桢看着工人一点点垒砌,最后堆出了黄公望国画中的意境,山、水、倒影,非常有意境。而当年,堆砌这处假山,花费了1700吨太湖石。
吴瞻说,瞻园里的“石头”很有故事,不仅有现代的,有明代的,还有《水浒》生辰纲里提到的。它们的故事都会挖掘出来,未来说给观众听。
在瞻园中轴线的倒数第二进,有一个“延安殿”,这里用8幅大图讲述了徐达的戎马一生。“瞻园最早是明代功臣徐达的府邸,延安殿是徐达祭祀祖先的地方;清顺治二年(1645),瞻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司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在这里,并御题‘瞻园’匾额。先后有147位布政使都去过延安殿,祈求平安顺利。”
在600年历史中,不得不说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有人说,1853年,太平军一进城,东王杨秀清就把它改装成“东王府”,把一座旧园子整掇得比天王府还五星……1856年9月1日深夜,韦昌辉包围东王府,把睡梦中的杨秀清杀死,而后血洗东王府,一把火烧了整座府邸。“其实,杨秀清不是死在这里的。这里确实做过东王府,但是时间不长。”吴瞻澄清说,当年,杨秀清被杀死的时候,已经搬离了这里,天京事变时期的东王府其实在汉西门的黄泥岗,也就是今天的汉中路北侧,在南京医科大学附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